王 龍
一、實現共同富裕面臨的問題
?。ㄒ唬┏青l居民絕對收入差距擴大,農村居民增收渠道有限。近三年,我市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分別為4.7%、1.5%、7.4%,高于城鎮居民的4.5%、1.3%、6.6%。但城鄉絕對收入差距為21315元、21968元、23531元,有擴大的趨勢。目前我市農地規?;洜I比例為69%,許多小農戶只能通過土地租金的方式分享農業現代化的收益。
?。ǘ┏青l在基礎設施及公共服務方面差距依然顯著。農村地區基礎設施建設存在重建設輕管理等問題。城鄉間基礎建設、教育醫療養老水平尚未實現協同發展。在養老保險、農村人居環境、公園、休閑娛樂設施等與城鎮相比存在較大差距。
?。ㄈ┊a權改革后的新型集體經濟發展模式單一,還存在空殼社。第一,集體經濟組織發展不均衡,產改后多數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沒有經營性資產,集體經濟薄弱,缺乏優勢主導產業。第二,參與改革的新型經營主體大多實力較弱,帶動農戶的能力有限。第三,改制后的股份經濟合作社大多是“空殼社”,有待通過制度供給激發其集體經濟組織職能。
?。ㄋ模┏青l一體化體制機制的基礎還不扎實,集體經濟發展模式缺乏創新。缺乏相關配套措施,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進展緩慢,土地制度改革的紅利無法釋放。缺少探索數字經濟時代農村集體經濟發展的新模式。
?。ㄎ澹┐甯刹靠己思顧C制還不完善,鄉村社會治理水平不高。農村集體產權制度對提升鄉村治理水平的效果尚未體現。村黨委組織書記擔任改制后新型集體經濟組織理事長,交叉任職后村干部存在激勵機制不足、缺乏經營管理經驗等問題。
二、實現城鄉共同富裕的建議
?。ㄒ唬﹫猿职l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推動強村富民。大力發展特色優勢產業,鄉村數字經濟。通過新型集體經濟組織延長農業產業鏈;抱團發展農村集體經濟;確定一批經濟強村結對幫扶一批經濟薄弱村,選擇一批市場前景好的物業項目作為當地經濟薄弱村合作聯合參股的發展項目。創新集體經濟發展思路,形成可復制能推廣的發展模式進行推廣。多元化融資,發展壯大集體經濟實力。出臺村集體組織發展獎補政策,支持村集體組織帶領群眾發展產業;制定地方條例,在稅收、用地等方面給予政策支持。
?。ǘ┩七M城鎮基礎設施向鄉村延伸,構建公共服務均等化的長效機制。推動城鄉基礎設施統一規劃、建設、管護;不斷提高城鄉基本公共服務供給的均等化水平。改善農村辦學條件,發展農村學前教育,推動教師輪崗制,實現教育資源均等化;進一步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和生態環境。
?。ㄈ惩ǔ青l要素雙向流動機制,賦予農民更多的財產權益。探索開展農村集體股權抵押、擔保、繼承等集體資產股份權能。穩步推動農村土地制度改革,盤活鄉村閑置集體建設用地,適度放活農民宅基地使用權。建立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增值收益分配機制,完善集體成員利益分享機制與社會保障職能。
?。ㄋ模┲匾晥猿洲r民主體地位,激發實現共同富裕內生動力。培養適應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的高素質農民隊伍。防止出現“政府建,農民看”的現象;重塑中國農民誠實、守信、勤勞、勇敢的本性,激發共同富裕的內生動力。
?。ㄎ澹﹦撔禄鶎狱h建,選優配強村黨組織帶頭人。堅持深化黨建引領鄉村治理,常態化整頓少數軟弱渙散村黨組織;對帶領經濟薄弱村新增集體經營收入達到一定規模的,給予優先晉升、獎勵,并開展“共同富裕”典型案例推介。
發言人:王 龍,市政協委員,民建會員,國家海洋博物館研究館員
|